在上篇文章中,我们给大家介绍了什么是IP和IP授权,常见的IP种类,目前IP授权行业的现状以及IP授权所能带来的益处。
那么IP授权到底有哪些模式?具体该怎么做?又有哪些关于IP授权的常见知识呢?这期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一下吧!~
1、衍生品授权
衍生品授权是最普遍也是最简单的授权方式,衍生品授权直接将IP内容元素直接用于实物商品上,适用于影视综艺、艺术创作、文学、动漫、游戏、文化旅游等方面。就比如动漫手办、影视剧周边、艺术作品衍生产品等,国内外经典的衍生品授权案例有很多,包括:手绘角色立牌、金属滴胶挂件、Q版亚克力牌、钥匙扣等一系列周边授权。
2、外包装授权
将IP内容元素用于礼盒外包装或者是物流外包装上,实际上产品并没有将IP元素用于产品本身上。产品核心并没有改变,许多品牌联名款就采用此种授权方式,外包装授权常常出现在食品、化妆品等包装上。
这种授权更加普遍且开发成本更低,比如毛戈平故宫彩妆系列、滋色的大英博物馆联名款、舌尖上的中国等。
3、礼赠品授权
将知识产权IP内容元素用于“非卖品”上,用于礼赠品。顾名思义,礼赠品授权的核心要素就是“赠品”,即“非卖品”。比如麦当劳、肯德基的儿童套餐玩具,央视跨年春节联欢晚会购物袋、小挂机等赠品。前两年爆火的可达鸭音乐盒也属于此类授权。
4、营销授权
将知识产权IP内容元素用于营销宣传推广上,如视频广告、营销海报、推广软文、网店装修等,一般版权方不会进行单独的营销授权,若与IP方达成合作,几乎等于默许了被授权方可进行营销授权。
5、数字虚拟授权
将知识产权IP内容元素用于数字网络方面,常见的数字虚拟授权为表情包授权、壁纸授权、输入法皮肤授权、电脑/手机皮肤主题、开机画面等。最近大火的数字文创/数字藏品板块也属于此类授权分项。有些IP方为了开拓市场会自发在搜狗或是其他输入法上发布带有该IP元素的输入法,或者是与输入法公司达成合作授权允许其上架至皮肤商城。
6、IP改编授权
将IP内容改编为影视、动画、游戏等,这种授权方式主要适用于文学类IP、名人类IP等,前一阵的知识产权改编授权代表为《凡人修仙传》。在进行改编时一定要保有尊重原著的原则,否则IP的粉丝容易不买账,小编还记得火极一时的《超品相师》漫改作品,原小说IP粉丝集体称好,因此漫改一出也圈了一批超品忠粉。
7、线下实体店授权(空间授权)
将知识产权元素用于线下体验空间的主题场景营造,线下实体店的授权例子也很多,如主题商城、主题餐厅、主题咖啡厅、主题乐园、各类品牌商、各城市政府、线下商场IP展等等,它们的布展几乎都是借由IP元素进行布展,在吸引粉丝的同时也容易引起一批路转粉。
8、主题乐园授权
主题乐园授权也好理解,案例也很多,其定义为运用IP元素,打造完整的IP授权主题乐园,如环球影城、迪士尼乐园、HelloKitty主题乐园、方特主题乐园等,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全球首个奥特曼主题娱乐区”在上海正式启幕。上海海昌海洋公园还将同步推出“全国首家奥特能量站”“全国首个奥特曼电音广场”,后续还将有奥特曼主题酒店面世。
9、公共交通授权
将知识产权IP元素运用于公交车、地铁、飞机外部涂装以及内部装饰等,与公共交通地方文旅局合作,可以起到吸引游客的目的,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10、植入冠名
除了以上传统授权方式外,影视或者动画植入、综艺冠名等同样也都是一种与知识产权方常见的合作模式,这类的案例就非常多了,关于卡通IP的冠名,例如GOSH巡演时的冠名商就是江小白独家冠名赞助。
虽然IP授权不论是对品牌方还是版权方都有很大的好处,但是也不能随便地进行授权,要从品牌调性和目的两个层面来考量,选对IP、用好IP。
在选择IP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和品牌调性相符合的,先看一下自己品牌主张的是什么?这个IP传递的理念是什么?视觉呈现上是否能够很形象的匹配自己品牌所传递给用户的品牌理念。目的是拓展拉新,还是精准营销,两者相加是否是呈现出来了成倍的效果,还是两者相加做的是核心精准圈层、渠道渗透。
而做两点,一定要带着创意、巧思来和产品或品牌来做融合,不要做简单贴图这样低级而又没有趣味。用户需要的是打破常规,创造一种让人觉得是惊艳、能够情不自禁的发出“哇哦”的赞叹。
此外,营销的玩法也得跟得上。这里指的是营销上的跟进,好产品虽然会自带传播,但我们需要给传播加上加速马达,更快的触达兴趣、行动分享、效果转化。
Part3---IP授权流程
在授权行业中,不同版权方、不同体量级的IP的授权流程可能都是不尽相同的,比如说一个自创设计品类一般来说价格都比较低,而涉及到权威性背书的IP授权,价格普遍较高。总体来说,IP的授权流程通常都是这样的:
1.双方敲定授权意向(授权金、授权范围、授权时间等)——
2.签署授权协议——
3.商家缴纳保底授权金——
4.版权方给予版权素材图库——
5.商家拿到素材后设计运用——
6.商家提交审核——
7.版权方审核通过——
8.授权商品/应用可以售卖或公之于众。
Part 4---IP授权金的常见计算方式
而对于IP授权的过程,版权方和品牌方最想了解清楚的环节可能就是授权金的计算和标准了。比较常见的有四种授权金的计算方式:
1、保底金/买断制/一口价(一次性付清)
即在合约范围内一次性支付金钱买断,版权方不参与后期运营的分成,一般适用影视综艺类、游戏类、部分艺术家的单幅作品、阶段性热度等IP使用的较多。
(这里的买断制仅仅是指支付方式,非合作品类方面的独家买断,若是需要独家合作,这个是需要和版权方沟通的,以实际合同为主,与版权方支付方式无关。)
2、MG(保底版权金)+固定分成
与版权方及品牌方确认好授权品类后,授权双方需要约定该品类授权期内的保底销售额,以及版权金费率(溢出分成)。
授权费通常分两部分收取:(预付)固定金额保底金+(结算)溢出分成,分成比率根据品类决定。
举例:A商家要B版权的授权,授权类别为女装,授权期一年,预估年保底销量金额1000万,分成比率10%,若最终实际销售额为2000万。
(保底金:1000万x10%=100万)(分成:2000万x 10% - 100万=100万)
那么当A商家需要提前预支付100w给IP方,在一年内,如果IP款销售金额≤1000w,通常不会再额外扣钱且保底金不予退回;若IP款年成交金额>1000w,则超出部分,继续按照零售价(或约定合约内的价格)的相应比率分成计算溢出版权金。对于出货量大的商品,溢出部分还可以按照实际销售额度设置递减梯度,原理相同不再细述。
此类授权模式在零售批发商品类授权中大量使用。
3、MG(保底版权金)+阶梯式分成
这种支付方式的版权金费率随着销售额的增长而有所变动,适用于做货量大的商家选择。还是以上述例子来说明,甲商家拿了某IP版权的授权,约定授权品类是一款白酒,授权期限为一年,保底费率为零售价的20%,年保底销量金额是500万,若实际成交>500W,超出的部分在300W以内的费率为10%,超出300W以上部分为5%。
那么当A商家实际年成交为1000W时,要分为3段计算,1000w=500w+300w+200w,版权金的计算方式如下:版权金=500w*20%(即MG)+300w*10%+200w*5%=140W
4、零MG、纯分成 (或称之为0保底)
这种方式没有保底概念,纯以实际售卖金额来分成。如约定授权金费率为20%,一年实际成交100W,则版权金为20W,不需要提前支付,一般根据实际情况月结、季度、半年进行结算。
当然,零MG纯分成的模式,也可以用阶梯式分成的方式,只是MG为0,无需提前支付版权金。这种支付方式适用于相比较来说品牌体量较大或IP体量较小的情况。
近些年,文化IP正在逐渐引起大家的重视,已经有不少品牌借助IP打造、IP授权活跃于消费者面前。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品牌、企业等加入进来,不断的发掘市场、完善授权方式、创造更多有趣的IP玩法。大势所趋之下,没有IP的你还在等什么呢?
本图文大部分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中视融合
扎根总台央视版权平台,借助总台所有栏目及影视作品版权的力量,致力于打造汇聚总台优质IP及原创IP的国家级文化创意开发平台,基于“大经营”、“大文创”的版权战略,依托中央电视台所有频道全媒体版权独家经营委托许可,聚焦媒体融合发展,通盘构建CCTV优质节目与版权文创衍生品开发的互促互进,让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通过总台优质IP赋能中国制造。
上一篇: IP授权知识全家桶(上)